徒步穿越是指全程徒步,從A點到B點,中間可能跨越山嶺、叢林、沙漠、雪域、溪流或峽谷等地貌的一種探險活動。
注意事項:
一、戶外徒步穿越須有團隊精神:集體穿越(2人以上)是表現團隊合作精神的好機會,成功、愉快、順利的穿越是要靠集體中每一個人努力才能做到的。尤其在惡劣艱苦的環境中,團隊精神更加重要。提示:1)確定一個隊長,并賦予他相當權力,有民主也要有集中,這點很重要。2)明確分工,如:開路、斷后、生火、扎營……3)人數較多時要注意行進隊型,隊伍過長容易走失隊友或有人出現意外而不能及時發現。4)所有裝備和給養應根據各人體力好壞及性別做科學分配背負,以便使隊伍能保持一致的速度。5)如有人遇到嚴重的傷病,整個穿越計劃必須作出應變,全體放棄或部分人帶傷員撤退。
二、戶外徒步穿越體力分配要合理:一般而言,在上坡時可半小時休息5-10分鐘,下坡時每1小時休息10-15分鐘。提示:1)全程盡量保持勻速,掌握節奏,按計劃的休息時間休息和進食。2)根據大家途中的體力情況及時調整計劃,必要時寧可延長穿越時間。避免不必要的體力過分透支,要為后來不可預見的意外情況使體力留有余地。
三、戶外徒步穿越掌控方向:出行前盡可能地搜集活動地區的地圖和相關資料,對將要出現的較大轉向和明顯的標志物做初步了解。當有等高線地圖時,可將預定線路和方向進行分析,如:需翻越幾道山梁、經過幾個丫口、大致海拔上升和下降情況。這樣有助于在行進中判定方向。提示:1)攜帶較準確的指北針和海拔表(有的地區很需要)。2)攜帶并保護好地圖和資料。3)帶信號筆和撲克牌,以備迷路時作路標記號用。4)如對穿越地區所知資料甚少、條件又較復雜時,最好請走過的人同行或找當地向導帶路。
四、戶外徒步穿越防水問題:在雨季或多雨地區,特別是長時間的穿越,如防水準備不充分整個活動會遇到極大的麻煩。如:無干燥衣物可換,相機、電池、食物
等物品遭打濕破壞。因此在出行前要對活動地區的氣候做些了解,并做好相應準備。提示:1)帳篷應選用三季或四季帳。專用高山帳不能用,專業高山帳的防風保暖性更好,但是防水性并不見長。2)使用背包罩或塑料布遮蓋背包,即使背包有防水功能也要如此。3)在向背包內填裝物品前,用塑料袋或密封袋先包裹一下,這樣既可防水也有利于物品分類。4)有條件就準備好防水沖鋒衣褲,但雨具一定還要準備。5)防水登山鞋有條件就準備好些的,反正可以用很長時間。
五、戶外徒步穿越飲水問題:在短途穿越時,如已知補水困難就應帶足飲用水,每人每天大約2升(如不需做FB餐的話)。長途穿越,可在途中的溪瀑、江河、湖塘取水,但一定要觀察其污染情況,如:水附近有無人畜活動、有無動物尸體、有無糞便及其他污染物。水中有大量泥沙時要使水沉淀10分鐘以上。螞蝗多的地區,打水時要用敞開或透明的容器,以便能及時發現水中是否有螞蝗。提示:1)缺水地區飲水要按計劃分配飲用。除特殊情況外,在找到水源前絕不要把水飲盡。2)野外取水后,有條件務必使水煮沸后(煮沸5分鐘)再飲用。3)有條件可以帶過濾器和凈水藥片以替代無法使用加熱的情況。4)如在缺水地區長時間活動,應學習其他野外采水方法。
六、戶外徒步穿越生火問題:出行時要攜帶一種一個以上的火源,如:打火機(多種類型)、火柴、火鐮等。有條件最好攜帶野營爐頭、氣罐或者燃料罐。在營地生火時要留意營地是否是禁火區,不然除了生存需要不要違規。生火前先準備些干燥的細柴禾(比筷子略細),放在用石頭堆好的灶底,再往上面架粗的柴禾,點燃細木用嘴使勁吹,就可以把火吹燃。當下雨或柴禾較濕時,可劈開粗木從中間取干木,砍細后作引火柴(此時需砍刀或其他工具)。提示:1)看好風向,不要把火堆放在帳篷的上風處,并與帳篷保持一定距離。2)離開時用水和土石壓蓋將火滅掉,并一定檢查火是否確實熄滅。
七、戶外徒步穿越露營問題:尋找安全、避風、干燥、平整的高處扎營。此時要注意周圍的環境,如:是否有落石滾石、風向如何、有無動物巢穴、蜂巢等。盡量不要在河畔扎營,除非確定是枯水期,水位不會變化。營地不要緊靠水邊,蚊蟲較多。提示:1) 營地周圍是否存在塌方、雪崩、山洪的危險。2)營地附近最好有水源,取水方便。3)如需生火就要考慮附近有沒有柴禾。4)下雨或多雨季節,視地形情況注意在帳篷四周挖好排水溝。5)風大時注意帳篷的抗風固定,確定作好后再休息。6)睡前最好把貴重物品、衣物、食品放入帳內(假如帳內還有空間),并準備好防身工具。
八、戶外徒步穿越應對野外生物:出行時要準備清涼油、風油精、紅花油等藥物。打綁腿可以有效防止螞蝗、蛇及其他生物對腿部的攻擊。毒蛇大量出沒之地可以準備
蛇藥。提示:1)遭遇大型野生動物(如:熊、豹、犀牛等),切忌大聲尖叫和亂跑。動物一般情況不會主動攻擊人類,除非受到驚嚇而誤認受攻擊而反擊。此時鎮定大概是唯一的法寶。2)世界上只有很少的毒蛇是好斗并主動發起攻擊的,除非你不小心踩到它,也許它會憤而自衛。3)如不幸被毒蛇咬傷(無法判斷是否是毒蛇時當有毒處理),除緊急處理外,心理的平穩會將你的生存可能提高數倍。
九、戶外徒步穿越營養補充:在較長時間的野外穿越中,體力消耗大,排汗多,人體容易出現鹽份缺失、電解質失調、營養不足等現象,那樣會嚴重影響體力和健康,有時甚至是很危險的。因此要及時補充。提示:1)攜帶牛肉干、巧克力等高熱量和營養食品以備不時之需。2)攜帶維生素合成藥片,每日一顆。3)每天要補充鹽份,吃些含鹽食品,如:榨菜等。4)果珍沖劑是不錯的電解質平衡飲料(當然還有許多類似沖劑),平時在水壺中放一些隨時補充。
十、戶外徒步穿越的保暖問題:許多地區(如:沙漠、山區)晝夜溫差較大,有的穿越海拔上升大也會出現幾個小時就有較大溫差(海拔上升溫度會下降,-6度/垂直1000M)。注意保暖是必須的,尤其是在大量出汗后和睡覺前。提示:1)對所到地區可能的最低溫度作好充分估計,相應準備保暖衣物和選擇合適睡袋。2)當衣物被雨水或汗水打濕后,熱量散發的速度是驚人的,此時要盡快換上干燥內衣。有條件可選用coolmax等排汗快干面料的內衣3)高寒地區則需要更專業的裝備和知識。
十一、戶外徒步穿越其他有關問題:1)攀爬和下降除非萬不得已,寧可繞行多走些路,也不要嘗試危險的攀爬和下降,特別是獨自一人穿越并負重時。如必須攀降時,應先卸下背負,空身攀降,然后用輔繩或帶子把裝備提吊。2)平衡在路經險境時(如獨木橋、涉水、崖邊等)應記住把背包的胸帶和腰帶松開,以保證能及時迅速卸載而丟卒保車。3)夜路除特殊地區外(如沙漠)不要輕易冒險走夜路,很多迷路都是發生在能見度很低的情況下,而且夜路很容易造成失足。當不得不走夜路時,有頭燈準備是最好的,手電筒會占用一只手,不利于平衡保護。4)涉水在不明水深和水下情況時先不要冒然涉過,應盡量想法探明。有攜帶沙灘鞋的盡量不要光腳涉水,因為容易滑倒和扎傷,還要
小心水中的石塊,它們常常是非常圓滑,一不小心就會失足。另外涉水前應對水的流速作好充分估計。5)應將所有遺留的可見垃圾全帶走。長途穿越應至少將那些不可降解的垃圾帶上,直到有統一垃圾堆放地。所以垃圾袋是必須要帶上
的。
十二、戶外徒步穿越常用裝備:穿越不同的地區,不同的難度,不同的時間長短,不同的季節氣候,在選擇裝備時差異很大。有時計劃選擇不當會使穿越中負累不小,而有時又因為裝備不全,感到非常棘手甚至危及安全。出行前在對活動地區盡量充分了解后,仔細挑選應帶裝備和給養。許多裝備用品都有不同的品牌和種類,根據實際需要和自身條件慎重選擇。下面列出常用的一些裝備:
公用裝備:帳篷,炊事用品(爐具、燃料、炊具等),繩索視情況選擇攜帶,專用工具(砍刀、手斧、行軍鏟等),公 用藥品(通用藥,緊急救護藥等),膠帶,營地燈,其他集體專用器材(攀巖器材,登雪山器材等),公用食品營養品,海拔表,指北針,溫度計,地圖。
個人裝備:背包,睡袋,防潮墊,手套,帽子,換洗衣物,墨鏡,頭燈,水壺,個人衛生用品,防曬霜,潤唇膏,攝影器材,望遠鏡,筆記本,筆,個人藥品,打火機、火柴,餐具,干濕紙巾,便鞋或拖鞋,個人食品,其他雜品。
徒步旅行的防病準備:徒步旅行對于青年人和中年人,無疑可以增強體質,但是,如果不做好徒步旅行的防病準備,則有可能適得其反,主要注意以下幾點:1. 防疲勞。預防的關鍵在于,一要步姿正確,二是不要心急,三是要會走路,走小路而不走平坦的公路,既使走公路也不走平坦的中心而是走高低不平的路邊。2. 防腳打泡。萬一選鞋不對或步姿不正,行走中感到腳的某個部位有疼痛或摩擦感,可在該處貼上一塊醫用膠布或在鞋的相應部位貼一塊單面膠,在一般情況下,這就可以防止打泡。3. 防寒暑。北方徒步旅行要帶一些質輕防寒性能好的衣物,如果行走在廣闊的北方平原,風速較大,衣著應及時調整。南方徒步旅行,夏季要防暑防雨。4. 解渴要適可而止。出發前最好準備一壺清茶水,適當加些鹽。清茶能生津止渴,鹽可防止流汗過多而引起體內鹽分不足。5. 熱水洗腳去疲勞。6. 隨身攜帶一些常用的感冒藥、防暑藥和外傷藥,備一酒精盒浸1~2根馬尾。
網站累計訪問 3982377 次 | 訪客 1379049 位
{{el.itemTitle}}
{{el.itemStyleClassTitle}}
{{el.itemStyleClassTitle}} {{el.itemStyleClass2Titles}}
徒步穿越是指全程徒步,從A點到B點,中間可能跨越山嶺、叢林、沙漠、雪域、溪流或峽谷等地貌的一種探險活動。
注意事項:
一、戶外徒步穿越須有團隊精神:
集體穿越(2人以上)是表現團隊合作精神的好機會,成功、愉快、順利的穿越是要靠集體中每一個人努力才能做到的。尤其在惡劣艱苦的環境中,團隊精神更加重要。
提示:
1)確定一個隊長,并賦予他相當權力,有民主也要有集中,這點很重要。
2)明確分工,如:開路、斷后、生火、扎營……
3)人數較多時要注意行進隊型,隊伍過長容易走失隊友或有人出現意外而不能及時發現。
4)所有裝備和給養應根據各人體力好壞及性別做科學分配背負,以便使隊伍能保持一致的速度。
5)如有人遇到嚴重的傷病,整個穿越計劃必須作出應變,全體放棄或部分人帶傷員撤退。
二、戶外徒步穿越體力分配要合理:
一般而言,在上坡時可半小時休息5-10分鐘,下坡時每1小時休息10-15分鐘。
提示:
1)全程盡量保持勻速,掌握節奏,按計劃的休息時間休息和進食。
2)根據大家途中的體力情況及時調整計劃,必要時寧可延長穿越時間。避免不必要的體力過分透支,要為后來不可預見的意外情況使體力留有余地。
三、戶外徒步穿越掌控方向:
出行前盡可能地搜集活動地區的地圖和相關資料,對將要出現的較大轉向和明顯的標志物做初步了解。當有等高線地圖時,可將預定線路和方向進行分析,如:需翻越幾道山梁、經過幾個丫口、大致海拔上升和下降情況。這樣有助于在行進中判定方向。
提示:
1)攜帶較準確的指北針和海拔表(有的地區很需要)。
2)攜帶并保護好地圖和資料。
3)帶信號筆和撲克牌,以備迷路時作路標記號用。
4)如對穿越地區所知資料甚少、條件又較復雜時,最好請走過的人同行或找當地向導帶路。
四、戶外徒步穿越防水問題:
在雨季或多雨地區,特別是長時間的穿越,如防水準備不充分整個活動會遇到極大的麻煩。如:無干燥衣物可換,相機、電池、食物
等物品遭打濕破壞。因此在出行前要對活動地區的氣候做些了解,并做好相應準備。
提示:
1)帳篷應選用三季或四季帳。專用高山帳不能用,專業高山帳的防風保暖性更好,但是防水性并不見長。
2)使用背包罩或塑料布遮蓋背包,即使背包有防水功能也要如此。
3)在向背包內填裝物品前,用塑料袋或密封袋先包裹一下,這樣既可防水也有利于物品分類。
4)有條件就準備好防水沖鋒衣褲,但雨具一定還要準備。
5)防水登山鞋有條件就準備好些的,反正可以用很長時間。
五、戶外徒步穿越飲水問題:
在短途穿越時,如已知補水困難就應帶足飲用水,每人每天大約2升(如不需做FB餐的話)。長途穿越,可在途中的溪瀑、江河、湖塘取水,但一定要觀察其污染情況,如:水附近有無人畜活動、有無動物尸體、有無糞便及其他污染物。水中有大量泥沙時要使水沉淀10分鐘以上。螞蝗多的地區,打水時要用敞開或透明的容器,以便能及時發現水中是否有螞蝗。
提示:
1)缺水地區飲水要按計劃分配飲用。除特殊情況外,在找到水源前絕不要把水飲盡。
2)野外取水后,有條件務必使水煮沸后(煮沸5分鐘)再飲用。
3)有條件可以帶過濾器和凈水藥片以替代無法使用加熱的情況。
4)如在缺水地區長時間活動,應學習其他野外采水方法。
六、戶外徒步穿越生火問題:出行時要攜帶一種一個以上的火源,如:打火機(多種類型)、火柴、火鐮等。有條件最好攜帶野營爐頭、氣罐或者燃料罐。在營地生火時要留意營地是否是禁火區,不然除了生存需要不要違規。生火前先準備些干燥的細柴禾(比筷子略細),放在用石頭堆好的灶底,再往上面架粗的柴禾,點燃細木用嘴使勁吹,就可以把火吹燃。當下雨或柴禾較濕時,可劈開粗木從中間取干木,砍細后作引火柴(此時需砍刀或其他工具)。
提示:
1)看好風向,不要把火堆放在帳篷的上風處,并與帳篷保持一定距離。
2)離開時用水和土石壓蓋將火滅掉,并一定檢查火是否確實熄滅。
七、戶外徒步穿越露營問題:
尋找安全、避風、干燥、平整的高處扎營。此時要注意周圍的環境,如:是否有落石滾石、風向如何、有無動物巢穴、蜂巢等。盡量不要在河畔扎營,除非確定是枯水期,水位不會變化。營地不要緊靠水邊,蚊蟲較多。
提示:
1) 營地周圍是否存在塌方、雪崩、山洪的危險。
2)營地附近最好有水源,取水方便。
3)如需生火就要考慮附近有沒有柴禾。
4)下雨或多雨季節,視地形情況注意在帳篷四周挖好排水溝。
5)風大時注意帳篷的抗風固定,確定作好后再休息。
6)睡前最好把貴重物品、衣物、食品放入帳內(假如帳內還有空間),并準備好防身工具。
八、戶外徒步穿越應對野外生物:
出行時要準備清涼油、風油精、紅花油等藥物。打綁腿可以有效防止螞蝗、蛇及其他生物對腿部的攻擊。毒蛇大量出沒之地可以準備
蛇藥。
提示:
1)遭遇大型野生動物(如:熊、豹、犀牛等),切忌大聲尖叫和亂跑。動物一般情況不會主動攻擊人類,除非受到驚嚇而誤認受攻擊而反擊。此時鎮定大概是唯一的法寶。
2)世界上只有很少的毒蛇是好斗并主動發起攻擊的,除非你不小心踩到它,也許它會憤而自衛。
3)如不幸被毒蛇咬傷(無法判斷是否是毒蛇時當有毒處理),除緊急處理外,心理的平穩會將你的生存可能提高數倍。
九、戶外徒步穿越營養補充:
在較長時間的野外穿越中,體力消耗大,排汗多,人體容易出現鹽份缺失、電解質失調、營養不足等現象,那樣會嚴重影響體力和健康,有時甚至是很危險的。因此要及時補充。
提示:
1)攜帶牛肉干、巧克力等高熱量和營養食品以備不時之需。
2)攜帶維生素合成藥片,每日一顆。
3)每天要補充鹽份,吃些含鹽食品,如:榨菜等。
4)果珍沖劑是不錯的電解質平衡飲料(當然還有許多類似沖劑),平時在水壺中放一些隨時補充。
十、戶外徒步穿越的保暖問題:
許多地區(如:沙漠、山區)晝夜溫差較大,有的穿越海拔上升大也會出現幾個小時就有較大溫差(海拔上升溫度會下降,-6度/垂直1000M)。注意保暖是必須的,尤其是在大量出汗后和睡覺前。
提示:
1)對所到地區可能的最低溫度作好充分估計,相應準備保暖衣物和選擇合適睡袋。
2)當衣物被雨水或汗水打濕后,熱量散發的速度是驚人的,此時要盡快換上干燥內衣。有條件可選用coolmax等排汗快干面料的內衣
3)高寒地區則需要更專業的裝備和知識。
十一、戶外徒步穿越其他有關問題:
1)攀爬和下降除非萬不得已,寧可繞行多走些路,也不要嘗試危險的攀爬和下降,特別是獨自一人穿越并負重時。如必須攀降時,應先卸下背負,空身攀降,然后用輔繩或帶子把裝備提吊。
2)平衡在路經險境時(如獨木橋、涉水、崖邊等)應記住把背包的胸帶和腰帶松開,以保證能及時迅速卸載而丟卒保車。
3)夜路除特殊地區外(如沙漠)不要輕易冒險走夜路,很多迷路都是發生在能見度很低的情況下,而且夜路很容易造成失足。當不得不走夜路時,有頭燈準備是最好的,手電筒會占用一只手,不利于平衡保護。
4)涉水在不明水深和水下情況時先不要冒然涉過,應盡量想法探明。有攜帶沙灘鞋的盡量不要光腳涉水,因為容易滑倒和扎傷,還要
小心水中的石塊,它們常常是非常圓滑,一不小心就會失足。另外涉水前應對水的流速作好充分估計。
5)應將所有遺留的可見垃圾全帶走。長途穿越應至少將那些不可降解的垃圾帶上,直到有統一垃圾堆放地。所以垃圾袋是必須要帶上
的。
十二、戶外徒步穿越常用裝備:
穿越不同的地區,不同的難度,不同的時間長短,不同的季節氣候,在選擇裝備時差異很大。有時計劃選擇不當會使穿越中負累不小,而有時又因為裝備不全,感到非常棘手甚至危及安全。出行前在對活動地區盡量充分了解后,仔細挑選應帶裝備和給養。許多裝備用品都有不同的品牌和種類,根據實際需要和自身條件慎重選擇。下面列出常用的一些裝備:
公用裝備:帳篷,炊事用品(爐具、燃料、炊具等),繩索視情況選擇攜帶,專用工具(砍刀、手斧、行軍鏟等),公 用藥品(通用藥,緊急救護藥等),膠帶,營地燈,其他集體專用器材(攀巖器材,登雪山器材等),公用食品營養品,海拔表,指北針,溫度計,地圖。
個人裝備:
背包,睡袋,防潮墊,手套,帽子,換洗衣物,墨鏡,頭燈,水壺,個人衛生用品,防曬霜,潤唇膏,攝影器材,望遠鏡,筆記本,筆,個人藥品,打火機、火柴,餐具,干濕紙巾,便鞋或拖鞋,個人食品,其他雜品。
徒步旅行的防病準備:
徒步旅行對于青年人和中年人,無疑可以增強體質,但是,如果不做好徒步旅行的防病準備,則有可能適得其反,主要注意以下幾點:
1. 防疲勞。預防的關鍵在于,一要步姿正確,二是不要心急,三是要會走路,走小路而不走平坦的公路,既使走公路也不走平坦的中心而是走高低不平的路邊。
2. 防腳打泡。萬一選鞋不對或步姿不正,行走中感到腳的某個部位有疼痛或摩擦感,可在該處貼上一塊醫用膠布或在鞋的相應部位貼一塊單面膠,在一般情況下,這就可以防止打泡。
3. 防寒暑。北方徒步旅行要帶一些質輕防寒性能好的衣物,如果行走在廣闊的北方平原,風速較大,衣著應及時調整。南方徒步旅行,夏季要防暑防雨。
4. 解渴要適可而止。出發前最好準備一壺清茶水,適當加些鹽。清茶能生津止渴,鹽可防止流汗過多而引起體內鹽分不足。
5. 熱水洗腳去疲勞。
6. 隨身攜帶一些常用的感冒藥、防暑藥和外傷藥,備一酒精盒浸1~2根馬尾。